喜报,惯性传感器研发商原极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原极科技”)日前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,投资方为顺融资本,老股东原子创投进一步追加投资。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、团队建设和新的MEMS IMU标测工厂建设。
原极科技成立于2019年,主攻阵列式的MEMS( Micro-Electro-Mechanical System,微电子机械系统)惯性传感器及其组合导航系统的软硬件产品研发与生产。原极科技切入惯性组件导航行业,产品应用于石油勘测、农业泛自动驾驶、机器人自动化和乘用车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。
目前,随着乘用车智能驾驶的发展,L2+及以上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更重视以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为框架,实现车体周边环境综合感知和定位。惯性传感器作为一种不依赖于任何外界输入的即可对车体运动姿态、位置进行实时跟踪测量的一类传感器,可有效弥补视觉、激光、卫星定位传感器在实际驾驶中定位精度低、复杂场景适应性能力差等问题,大幅提高自动驾驶感知定位算法鲁棒性(指控制系统在一定的参数摄动下,维持其他性能的特性)和安全性。
一些L2+乘用车以及自动驾驶车辆配备的高精度组合定位系统,由GNSS(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)、IMU(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)和计算芯片组成,乘用车的高精度定位硬件以P-Box(高精度定位盒子)为主流。P-Box作为独立系统,需要结合不同行业的需求进行定制、成本较高。原极科技较早推出贴片式模组的解决方案,可以直接集成于域控制器,“符合现在低成本、批量化、集成化、标准化的要求。”原极科技创始人兼CEO杭义军介绍。
然而,IMU对环境温度变化、振动等因素十分敏感,IMU性能一旦受损就会干扰定位精度。相比于独立盒装的P-Box,贴片式模组是将模组采用回流焊工艺直接贴在域控制器电路板上,会经历高温到冷却的大幅度温度变化,电路板会受到额外的应力,可能导致其精度变差。因此设计好贴片式的IMU技术难度更高,需要更多的技术积累和验证。
杭义军表示,IMU-Box和贴片式模组是定位问题的两条解决路径。原极科技通过过去多年生产的数十万套贴片式IMU积累了丰富的热应力与机械应力隔离设计方法,可有效避免贴片式IMU的应力分层、跳点现象,结合软件算法校准提升MEMS IMU的使用性能,保证产品符合行业标准的同时,标定效率提高、成本降低。
团队方面,原极科技CEO杭义军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,J16歼击机首款MEMS航姿参考系统算法工程师;另有军工背景研发团队,专利软著近30项。
投资方观点:
顺融资本投资副总裁齐冬亮表示:商用市场的惯导近年来随着智能驾驶和移动设备的增加,快速上量。但是国内目前拥有原研能力的团队较少,特别是能够兼具技术研发和商业落地的厂家更少。原极团队在惯导领域有长时间的技术积累,并在农机、测绘、车载领域都实现了突破性进展。我们非常看好原极能够在惯性传感领域成为国内的头部厂商。